鼠类对草原畜牧业的危害不容小觑。 在自然情况下,各种生物在草原环境中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使之保持着动态的平衡,鼠类与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草原生物群落。长期以来,受短期经济利益所驱动增加了对草原植被和资源的利用强度,并由此改变系统内包括鼠类及其天敌动物赖以生存的条件。植被高度和覆盖度明显下降;随着放牧践踏的加剧,土壤坚实度增加,含水量下降,植被向旱生化物种组成方向发展,进一步诱发了鼠类数量的增长。 当前,虽然生物防治控制草原鼠害的比例不断上升,但大面积控制鼠害的主要手段仍为药物灭杀。因而,对环境安全(包括对非靶标动物及草地生态系统)仍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也不利于高效持续地控制鼠害。当群居性鼠类种群数量增高时,持续不断的啃食及挖掘活动导致草地生产力的降低,为杂类草滋生创造了条件,养分较高的土层被翻抛至地表,易遭风蚀、水蚀,导致土壤肥力及水分大量损失,形成沙漠化。 我国对畜产品需求的持续大幅度增长,加上牧区人口增加、牧民粗放的放养方式未能及时转变等因素使草原的放牧强度普遍过高,造成草原大面积退化。退化的草场植被为害鼠种群提供了适宜的栖息环境。而鼠害的发生又进一步加速了草原的沙化和荒漠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草原鼠害防治不能仅为了挽回“经济损失”,而需要协调草一畜一鼠的生态关系,获得促进草地畜牧业良性循环的持续效益。改变草原退化的根本对策是摆脱传统的粗放式畜牧业,通过发展饲草饲料生产,实施草场轮牧和规模养殖,提高家畜和畜产品质量,增大种植牧草的比例,减少草场载畜量,达到减轻鼠害、恢复草场植被的目的。 在美国,犬鼠(Cynomys sp.)、加州田鼠等啮齿动物对草原植被和畜牧业生产的危害也十分突出。澳大利亚的野兔也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破坏因素。而我国草地的主要害鼠均为小型群居鼠种或地下生活的种类(盼鼠),其生态特点是种群数量波动剧烈,不同年份之间数量波动剧烈,有些年份数量猛增,高数量期与低数量期间的差距达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