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尾松田鼠属体型较小,成体体长小于150mm,后足长小于30mm。眼正常,耳壳明显可见于毛被外。尾较长,超过后足长。尾轴圆,被有密而短的毛。前肢内侧第一趾具正常的尖爪。后足掌心裸露无毛。颧弓向外拱凸较小。头骨的腭骨后缘弯曲,形成椭圆形缺刻,有骨桥与翼骨相连,在翼骨两侧后方各形成1个翼骨小窝。眶间宽明显大于颅全长之半。眶上峰不明显,眶后突发育程度中等。听泡大而膨胀。上门齿斜向前伸出;第三上臼齿咀嚼面只有1个前横叶,其后为左右交错的三角形齿叶。第一下白齿外侧具3个角突,如有第四个,则极不明显。第一下臼齿咀嚼面后横叶前的第五个三角形齿环与前叶彼此相通连。单型属,仅有白尾松田鼠(P.leucurus)1种,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也见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尔、克什米尔和印度。 白尾松田鼠属(Phaiomys)是Blyth于1831年建立的。因其和亚洲松田鼠属的形态特征都与墨西哥松田鼠属(Pitymys)相似,Elerman等(1951)和Corbet(1978)都将3属合并为Pitymys属的不同亚属。21 世纪初,Wilson(2005)和Smith等(2009)相继简单地承认了Neodon的独立属地位。罗泽珣等(2000)虽以其第三下白齿后横叶前的第四、五齿环贯通并与前叶相通连,将它视为Pitymys属,但同时指出了其形态特征与Pitymys属,以及与Neodon 属种类的区别:Neodon的眶后突发达,眶上峰成体愈合,听泡较小,耳正常,适应地下或半地下生活特征不明显;而Phaiomys的眶上嵴不明显,眶后突发育程度中等,听泡大而膨胀,耳、眼较小,尾短,前肢爪较长,表现出趋向半地下或地下生活的特征。鉴此,本书承认白尾松田鼠属(Phaiomys)的独立属地位。 白尾松田鼠(Phaiomys leucurus)又名白尾田鼠、松田鼠和拟田鼠。成体体长87~130mm,尾长21~47mm,后足长 15~24mm,耳长9~16mm,颅全长 24.5~30.0mm。耳壳略小,常被稀疏的毛掩盖。尾较短,约为体长的1/3。四肢发达,爪强而结实,适于挖掘。体背毛色较浅,沙土黄色,略带棕色调。西藏东部标本褐色明显偏重。毛基灰色,毛尖牙白色,杂以黑色长毛。腹毛毛基灰色,毛尖苍白,少量毛中段带黄色。背、腹部在体侧的毛色分界不明显。体侧毛尖黄白色。耳后少许毛的毛尖白色。耳缘毛沙土色。毛缘稍褐,形成狭窄的褐色边缘。尾毛上下相似,黄白色,被面略深;亚成体常显上下双色。四肢毛白色,四足背毛苍白或浅黄白色。足底除足垫外覆以白色密毛。爪深褐色。雌鼠具乳头4对。眶间宽明显大于颅全长之半。第一下臼齿外侧具3个角突,如有第四个,则极不明显。头骨第一下白齿咀嚼面后横叶前的第五个与第四个三角形齿环以及前叶均彼此相通连。其他头骨特征见属。 白尾松田鼠的地理分布属青藏高原广布的寒湿型,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广泛分布在青藏高原各地,包括西藏全境及其周边的青海和新疆南部山地,国外见于尼泊尔、印度北部、巴基斯坦和克什米尔地区。栖息在高原寒带海拔3700~4800m间的山间盆地、阶地、河流湖泊沿岸的高山草甸、沼泽草甸或盐生草甸等湿润地段,也活动于阶地上的农田和房舍,高山地带中的河岸、湖畔、山间盆地、台地、灌丛、沼泽草甸和盐生草甸。也进入耕地、房舍和住宅。在土地上挖洞群居,洞系集中分布。昼夜活动。食物主要有棘豆、泥胡菜、高山唐松草以及禾本科、莎草科的多种植物。取食植物的茎叶和种子,也盗食青稞等谷物。数量高的地区对农牧业生产能造成危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