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蚁巢居的不同位置或不同发展阶段,蚁巢均会长出特定的真菌,它们可作为蚁巢的指示物,为寻找白蚁巢穴提供重要信息。下面为大家介绍白蚁的活巢指示物——鸡枞菌。 鸡枞菌生活于白蚁的活的蚁巢,是堤坝白蚁的蚁巢结构区的某一部分,巢群发展到多腔幼期才开始产生,多腔中期为盛期,进入层裂期后为衰亡期。大约产生在幼年巢的比例为84.7%,成熟巢占15.3%。入土深度20~80cm。顺着鸡枞菌向下追挖,就可获得蚁巢。在雨季中,白蚁巢穴内,尤其是接近地面的菌圃穴内的湿度太大,白蚁巢穴通过生长鸡枞菌之类的真菌,把巢穴里多余的水分带出去挥发掉,实际上是由白蚁控制与调节巢穴内的湿度的一种奇特功能。可知,在堤坝内筑巢比较浅的白蚁种类,在雨季时,非常容易生长鸡枞菌之类的真菌。如在云南的堤坝上,黑翅土白蚁较多,它筑的巢(成年巢)比较浅,一般只有60~70cm深度,而它的卫星菌圃就更浅了,入土深度常常在30cm左右,所以在云南的堤规上,几乎在7~8月份雨季时,蚁巢上出菌率是十分高的,相反,在别省的堤坝上,白蚁主要危害种是黑翅土白蚁,它的巢较深(入土2m左右),菌圃也不浅,因此从巢穴内长出鸡枞菌的比较少。不过,编者在浙江省德清县黑翅土白蚁分布较多的竹林内,每年均采到了大量的鸡枞菌。鸡枞菌的查找,着重要注意天气的变化,一般在高温季节(6~9月)连续阴雨或暴雨后,堤基坝地表潮湿,生长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它的生长周期很短,一般只有3~7d,故查找一定要及时,发现后即作好标志以待处理。 鸡枞菌的担子果中、大型。菌盖3~23.5cm,圆锥形、钟形、平展,顶部明显脐突呈斗笠形(这是鉴别鸡枞菌的最重要特征),灰褐色、黑褐色、浅土黄色,脐突部色深,放射状分裂,边缘反卷。菌肉白色,厚。菌柄白色、乳白色,老后黄色,密,离生、弯 生,褶缘不平滑。菌柄圆柱形,0.7~2.4cm,白色或同盖色,基部膨大,下有褐色至黑色的细长假根40cm,实心。孢子椭圆形,4.5~5.5um,光滑,奶油色、粉红色,非淀粉质。有侧生囊状体和褶缘囊状体。夏季生于林内白蚁巢上方,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海南、江西、湖北、重庆、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市、自治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