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传胜白蚁虫害防治中心 - 彻底根治,专业更有保障!

汕头白蚁防治,潮阳白蚁防治,澄海白蚁防治-传胜汕头灭白蚁除四害公司

当前位置: 主页 > 汕头白蚁防治资讯 >

黑翅土白蚁蚁巢结构的发展规律

时间:2024-08-02 23:23作者:admin 点击:
黑翅土白蚁蚁巢结构的发展规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腔到多腔、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初始阶段;二、发展阶段;三、成熟阶段;四、衰老阶段。

  黑翅土白蚁蚁巢结构的发展规律可以概括为从简单到复杂、从单腔到多腔、由浅入深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发展规律。

  一、初始阶段

  无菌圃期:
  特点:雌雄配对入土营巢,初期蚁巢结构非常简单,只有直径1-2cm、高1cm的小腔室。
  深度:离地表几厘米到20cm不等。
  成员:巢群成员较少,仅有亲蚁及其产下的几十至一百多个成员。

  二、发展阶段

  1.单菌圃期:
  特点:随着蚁群的增长,蚁巢开始扩大,小腔室发展成为直径5-20cm、高2-3cm的空间,并出现一个饱满而新鲜的菌圃填满小腔室。
  深度:蚁巢深度可达30-40cm。
  成员:群体数量增至300-500头。

  2.多腔菌圃期:
  特点:蚁巢进一步发展,形成多个腔室,有不少空腔出现。此时,蚁巢内出现泥质很薄的小王室,位于最大菌圃下中央,可能没有或有少数的泥骨架。
  深度:蚁巢深度可达40-100cm以上。
  成员:群体数量显著增加,少则5000头,多可达10000头以上。

  三、成熟阶段

  群体成熟期:
  特点:蚁巢结构达到最复杂阶段,开始有繁殖蚁、若蚁出现。王室菌圃分层并有泥骨架,王室较大,泥质较厚,不易破碎。蚁巢内大小空腔较多,有时还能发现有被放弃了的王室。
  结构:蚁巢由主巢和副巢组成,主巢内有蚁王、蚁后居住的王室,副巢则分散在主巢四周,通过蚁路紧密相连。这种分散型的结构有助于蚁群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和进行资源分配。
  功能:蚁巢不仅提供居住空间,还具备取食、繁殖、调节温湿度等多种功能。蚁巢内的菌圃是白蚁的重要食物来源,而复杂的蚁路系统则确保了蚁群内部的高效沟通和协作。

  四、衰老阶段

  群体衰老期:
  特点:随着蚁群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迁,蚁巢逐渐进入衰老阶段。此时,菌圃减少,空腔增多,蚁后产卵减少,群体数量亦逐渐减少。
  变化:蚁巢可能逐渐废弃或被新的蚁巢所取代。在衰老过程中,蚁群可能会寻找新的栖息地并开始建造新的蚁巢。

  综上所述,黑翅土白蚁蚁巢结构的发展规律体现了蚁群生长和繁殖的需要。随着蚁群数量的增加和功能的多样化,蚁巢结构从简单的小腔室逐渐发展成为复杂的多腔室系统。这一过程中,蚁巢的深度逐渐增加,以适应蚁群在土壤中的生存和繁衍。同时,蚁巢内各部分的功能也逐渐分化明确,形成了具有高度组织性和适应性的社会结构。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